学术讲座:
艺术疗愈的力量:给你的大脑和情绪做个SPA
(艺术学院)
一、讲座:中国古建筑
二、主讲人:刘沙路
三、管理助教:李文晶
四、时间:2025年11月26日(第12周,周三) 下午13:30
五、地点:天平J6
六、内容简介:
在快节奏的大学生活中,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与未来规划共同构成了日常的情感负荷,焦虑、迷茫与内耗成为许多人的隐痛。艺术,这一人类最古老的情感载体,不仅能陶冶情操,更是一种被现代科学验证的高效情绪管理工具。本讲座旨在系统引入“艺术疗愈”这一前沿交叉领域,揭示其如何将日常的审美体验转化为可操作的自我关怀实践,为学子们提供一套舒缓压力、安顿心灵的“内在方法论”。
讲座将打破艺术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构建一个涵盖“表达性创作”、“沉浸式欣赏”与“身心整合”的三维谱系。我们将解析音乐如何调节神经系统,绘画与涂鸦如何成为潜意识的投射窗口以释放压抑,电影与展览的叙事与空间又如何提供情感共鸣与认知反思。同时,讲座将深入探讨正念冥想作为一切疗愈实践底层逻辑的神经科学原理,并现场引导体验,让参与者亲身感受专注与呼吸如何为躁动的心灵“复位”。这些内容将呈现艺术如何作用于我们共有的生理本能,服务于当下的心理健康。
当“内卷”与“精神内耗”成为时代症候,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关于艺术功能的科普,更是一场对积极生存策略的探索。我们追问的不仅是艺术何为,更是一个现代个体,如何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通过可及的美学与身心实践,构建内在的秩序、韧性及持续生长的活力,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学业、生活与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
七、主讲人简介:
副教授,青年古筝演奏家,苏州科技大学民盟文科支部主委,苏科大天平学院和音乐学院古筝专任教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会员;苏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CAAI艺术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员;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曾被苏州市政府、苏州科技大学公派到法国、德国、马来西亚,为外交部和大使馆官员、国家元首和王室成员表演;曾应邀到香港举办独奏音乐会,被授予“文化使者”称号。近年来,在苏州市公开举办2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出版发行古筝独奏专辑。在国家级音乐专业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三部;撰写多篇乐评被国家级知名门户媒体刊载。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专项课题;连续两年两届荣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一获奖;优课入选江苏省高校美育大讲堂;荣获首届全国教学数字化大赛(高校教师赛道)“二等奖”;荣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欢迎广大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