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有关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团委  加入时间:2024年12月24日 13:39  访问量: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卓越创新人才,积极备战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启动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选拔赛成立组委会,由教务处和团委组成。下设办公室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团委,负责大赛的各项申报组织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负责对项目的评定选拔。

二、竞赛要求

1.参赛对象:凡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以后、2025年6月1日前以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

3.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或硕士研究生作品。

4.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参赛作品类型

(一) 主体赛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划“√”。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学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2.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      

3.科技发明制作必须提交研究报告(作品书),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左右,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左右。

(二)红色专项赛

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建功立业的决议》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广泛组织发动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交流分享。

(1)通过实践接受红色教育: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支持青年学子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感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或视频图片等实践成果。

(2)通过实践成果感召青年,鼓励实践团队深入研究学习红色历史文化,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走访红色场馆,红色教育基地,了解百年来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奋斗历程,回溯党领导的青年运动史上的红色元素。依托宣讲会、交流会、座谈会、选拔赛、成果展览等形式,采用创新实践方法,宣讲红色故事,丰富实践成果,绽放青年风采,展现青年担当。

(三)“黑科技”专项赛

申报作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领域范围:

(1)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实物或技术;

(2)针对前沿领域研究的实物或技术;

(3)具有高精尖技术的实物或技术;

(4)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实物或技术;

(5)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实物或技术;

(6)让人感觉出人意料、震撼震惊的实物或技术;

(7)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8)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实物或技术;

(9)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研究的实物或技术;

(10)体现了严谨、开放的科学思维的实物或技术;

(11)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实物或技术;

(12)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技术等等。

四、竞赛进度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即日—2月底):各学院制订具体参赛方案,成立院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小组,在学生和老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

2.作品选题、设计、组织申报(即日—2月底):在学院科技竞赛指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学生和老师进行作品选题和申报。

3.学院作品初评阶段(2月底):各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从中选拔优秀的可培育作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填写好申报书、开展调研和实验。

4.各学院报送作品(3月5日前):3月5日前将选送参赛作品申报表(附件1)和汇总表(附件2)、作品正文等统一报送至院团委。电子稿发电子邮箱1257839774@qq.com。

5.作品初评(3月上旬):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作品初评,提出指导意见,参赛项目进一步完善作品。

6.作品终审决赛(3月中旬):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和现场终审问辩。优秀作品推荐参加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选拔赛。        

五、作品培育

作品培育是持续性工作,确立选题以后,应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思路、开展实验及调研、撰写作品书,并取得相关作品成果。

作品成果可指基于课题发表(录用)论文、科技查新报告、研究内容参与其他竞赛获奖、大学生科研项目结题证书、产品中试报告、企业或相关单位应用(试用)证明、企业或相关单位合作意向书、软件著作权、第三方检测报告、专家推荐意见、媒体报道等可以证明作品先进性、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的相关成果材料。所取得成果均需参赛团队学生为第一作者。

六、评审奖励

1.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出入围获奖作品及入围决赛作品。在决赛中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其余部分获得三等奖。参赛的主体赛、红色专项赛、“黑科技”专项赛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

3.对总分前2名的学院颁发优秀组织奖和相应奖励。

七、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学院要依托团学组织认真做好形式多样的赛事宣传工作,掀起人人学习“挑战杯”的热潮;同时要突出重点,做好项目的挖掘、培育、申报等工作,组织优秀的专业教师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为学生参加竞赛提供必要的支持。

2.加强协调,精心组织。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是一项全校性的学生科技活动,各学院对竞赛组织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本院项目挖掘、培育、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

未尽事宜,请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刘梦平,联系电话:0512-68097825。

 附件1 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主体赛)申报书.docx

 附件2 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专项赛)申报书.doc

 附件3 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汇总表.doc

 附件4 第十八届挑战杯相关文件.zip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

                  2024年12月24日


上一条:关于2025年元旦放假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4年度学院基层党组织书记现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