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解新生专业迷茫,智能制造学院专业导论课搭起产业与课堂桥梁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09:51 浏览次数:

为使2025级新生入学便能锚定方向、感知前沿,近日,智能制造学院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增材制造工程专业的新生们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导论课。学院特邀产业一线领军者——苏州宝聚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覃平总经理与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张真副总经理分别为同学们描绘了一幅从“宏观产业蓝图”到“微观技术突破”的智能制造全景画卷,开启了新生们的专业认知与职业启蒙之旅。

纵览智能制造,指明人才新方向

覃平总经理从宏观视角切入,系统介绍了苏州宝聚禾在自动化智能装备领域的生产体系、技术优势与企业愿景。他深入剖析了智能制造产业的整体发展格局,以及以自动化装备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趋势。并基于详实的产业洞察,展望了相关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从一位资深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覃总分享了他对优秀工程人才的期望。他指出,在智能制造的宏大背景下,卓越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应对复杂工程场景的系统思维以及卓越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他寄语新生,要珍惜大学时光,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方能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把握机遇、担当大任。

聚焦增材制造,勾勒行业新蓝图

张真副总经理则以苏州博理新材料的HALS高速3D打印技术为核心,向同学们生动展示了企业在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的技术突破、产品应用与战略目标。他系统梳理了全球及国内增材制造行业的产业发展现状、核心技术趋势与市场未来走向,并结合行业数据,分析了该领域广阔的就业前景与旺盛的人才需求。

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张总对同学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强调,投身于快速迭代的增材制造行业,不仅需要扎实掌握材料、机械、软件等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要培养一种面向应用的创新思维和将创意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的工程实践能力。他鼓励同学们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积极参与项目实践,为成为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做好准备。

1332A


两场讲座,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相互印证,层层深入,为新生构建了一个从宏大智能工厂到精密增材制造的完整认知图景。现场互动热烈,思维碰撞的火花频现。新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导论启蒙课如同一座灯塔,驱散了初入专业的迷茫,让他们对“智能制造”有了立体的、深刻的认知,极大地激发了探索未知、投身实干的热情。

本次课程是我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的关键一步。通过将产业最前沿的声音引入课堂,我们致力于让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未来,我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将持续引进更多如宝聚禾、博理科技等在内的优质企业资源,共建课程、共研项目、共建实习基地,让学生始终站在产业一线;二是重构课程体系,将前沿技术案例和产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三是营造创新氛围,全力支持学生投身科创竞赛与项目,在实践中锤炼真才实学,为培养引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与创新者保驾护航。

(拟稿人:孙恒 审核人:李华 杨守义 编审:朱霄 徐凡)